厦门工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揭牌(东南网记者 刘玮 摄)
4月22日上午,厦门工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在政务大厦立林学术报告厅举行。学校领导、企业嘉宾、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厦门工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厦门工学院携手华为等企业共建的卓越AI人才培养基地,华为及华为教育生态17位企业工程师担任学院教师。
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陶志强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正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华为云始终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理念,致力于通过教育推动技术革新与人才培养。此次与厦门工学院共建的“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典范。他强调,双方将重点推进“双导师制”“产业项目库共建”及“特色AI教材开发”,并依托昇腾AI、鸿蒙物联等核心技术平台,打造覆盖智慧城市、工业质检等领域的实战化教学场景,让学生“在校即实战,毕业即就业”。
厦门工学院副董事长、执行校长李雄虎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学校响应国家“数字中国”战略与教育部深化产教融合要求的重要举措。他回顾了学院从筹备到落地的历程,并指出学院以“扎根产业、面向未来”为核心理念,肩负服务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赋能区域经济、引领教育创新三大使命。他特别提到,学院已建成“人工智能生态展厅”“昇腾AI研发中心”等九大平台,并引入17位华为技术专家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未来将聚焦“AI+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懂技术、善应用、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在全体嘉宾的见证下,厦门工学院董事长李德文、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陶志强共同为厦门工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揭牌。随后,李德文为学院理事会成员颁发聘书,李雄虎为学院行政管理人员颁发聘书,标志着学院组织架构正式确立,校企协同育人迈入新阶段。
人工智能产业学院院长郭躬德详细阐述了学院运营计划与目标。他提出,学院将构建“岗-课-赛-证”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开发国产化AI教材,并依托华为真实项目打造“项目化、模块化、场景化”课程。同时,学院将新增脑机接口实验室、低空数字经济实训平台等前沿设施,以裸眼3D、MR头盔等设备提升教学沉浸感。学院已选派教师赴华为挂职,并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力争三年内孵化国家级竞赛奖项、承接10项以上横向项目。
华为云云学堂总经理唐国军指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建立是响应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华为的昇腾、鸿蒙、鲲鹏等根技术不仅为学院提供了前沿的技术支持,通过将昇腾、鸿蒙、鲲鹏技术融入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毕业后将能够直接对接到华为及其生态伙伴的产业需求,成为具备实战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厦门工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的成立,不仅是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更将为厦门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城市”、推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强劲动力。(记者 刘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