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医30余年,一直奋战在消化内科最前线;他致力于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胆、胰腺疾病的微创诊疗,开拓性开展一系列内镜下诊断与治疗新技术;他成功开展厦门首例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内口肿物并阑尾切除术、先天性十二指肠狭窄切开术和经内镜胰周坏死物清创术;他带领的团队,已经实现食管癌早诊率>34%,结肠息肉检出率>40%的高水准,在消化道急重症的诊断水平及救治成功率达到厦门市先进水平。
他就是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专委会ERCP学组委员、厦门弘爱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荣春。作为一名“排雷”名医,他用医者仁心做患者的坚强“医”靠。
多措并举
为患者谋求更多福祉
在厦门市居民死因分析报告中,恶性肿瘤一直保持较高的死亡率。其中前五位死亡癌种分别为肺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和胃癌,消化道占据3席。
“相比其他恶性肿瘤,早期消化道癌的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所以,早筛查、早诊断对消化道癌治疗来说的重要性毋庸言表。”张荣春指出,胃镜和肠镜作为最直接、高效的检查手段,也是目前诊断食管、胃和结肠癌的“金标准”。
50岁的老刘常年在外喝酒应酬谈项目,睡不好觉,饱受胃疼折磨,始终不敢走进医院检查,就是因为害怕胃镜检查带来的疼痛等不适感。直到他听说厦门弘爱医院可开展无痛胃镜,才鼓足勇气来挂号预约。“啊,这就做完了吗?我怎么一点感觉都没有!”这是他检查后被叫醒时说的第一句话,并直言这是他多年来睡得最好的一觉。根据胃镜检查和病理结果,老刘被诊断为早期胃癌,所幸发现得早,经过实施内镜微创治疗,很快他便出院了。
从早年间的让患者望而却步,到如今的检查就像“睡了一觉”,通过胃肠镜检查就能把发现的病变尽早切除……30年来,张荣春见证了我国消化病医学的不断发展,令他自豪的,除了临床治愈带来的成就感,还有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发展,为患者提供的精准化、人文化、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弘爱医院于今年10月率先引进了无创、无痛、不用插管、不用打麻醉的磁控胶囊胃镜系统,患者吞1颗胶囊,躺15分钟,就能进行胃镜检查;消化内科和急诊医学部建立的‘绿色通道’,可第一时间解决急性腹痛、危险性消化道出血、急危胆道及胰腺疾病患者的诊疗;以多学科专家组为依托,围绕一名患者,提供从诊断、治疗到康复的消化道肿瘤‘一站式’诊疗体系,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医生的职业生涯一定伴随着困难和挑战,但要敢拼会赢。我将一直保持学习的势头,贯穿始终。”张荣春表示,他相信在“弘爱模式”的引领下,消化病学科团队必将续写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不断突破
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张荣春擅长胃肠道梗阻、胆胰管良恶性狭窄、胃肠道出血等消化道急重症的救治,精通各种内镜下微创诊疗技术,如胆总管结石、食管癌、胃癌等疑难消化道肿瘤的诊疗,他的患者除了来自厦门、漳州、泉州等周边地区,还有很多来自江西、广东、山西等省外地区。
不过,对于业内同行来说,张荣春最令人称道的是内镜手术中操作难度极高的手术之一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不用开刀,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较外科手术少,在消化内镜领域属于技术上的“皇冠”。
传授张荣春这门技艺的老师是我国消化内镜领域领军专家郭学刚教授。没有捷径,张荣春是通过成千上万次临床操作和认真揣摩,练就内镜“卖油翁”,成为众多患者心目中胰胆疾病的“最后一道防线”。
小至12岁的青少年消化病患儿,大至101岁的结直肠癌老者,张荣春用精湛技术治愈了众多患者。今年6月,他率领团队为一名55岁的患者行内镜下经盲肠阑尾内口肿物并阑尾切除术,体表没有留下手术疤痕,并保留了患者消化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成为厦门地区首例,这也是继2019年该科开展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以来另一重大突破。
“镜”益求精
服务“更上一层楼”
作为弘爱医院重点建设科室之一,消化内科是由门诊、病房和消化内镜中心三部分组成。这就要求张荣春和其团队不仅要会看病,更要拿得起手术刀精准治病,还要提供愈后康复服务指导。“多个流程都是一个医生服务,免去了我们多科室预约奔波,也有利于病症及时得到处理。”一名胃镜检查发现息肉的患者到院复诊时就表示,“睡了一觉,检查完了,疾病后患也去除了,弘爱诊疗很高效。”
在张荣春看来,做强做大医院专科发展,不仅需要医护团队长期不断学习积累,更需要有持续“内卷”的韧劲儿,敢啃“硬骨头”。他透露,该科的成长主要得益于将业界大咖请进来教、送年轻医生出去学以及参加学术会议交流等方式,巩固已有的成熟技术,再把新技术应用到诊疗过程中,使临床到内镜再到科研得到全方位发展。
正因为有着张荣春这样的专业积淀和奋进力量,厦门弘爱医院消化内科在为厦门乃至周边省市众多危重病人筑牢生命实坚屏障的同时,也不断将厦门消化内科学的技术和创新向全国输出。(记者:马丽 摄影记者:陈理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