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午,厦门城市设计周“七日谈”系列学术分享会——“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厦门实践”专题研讨会在湖里区湖里街道塘边社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政府、高校、行业协会及企业等多方代表,共同探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新路径和厦门实践。
与会嘉宾参观《衍变·探索·焕新——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厦门实践》展览。(主办方供图)
在专家演讲环节,清华大学城市更新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孟延春作了《城市更新治理政策研究与实践经验交流——北京龙山街道的探索》的分享;厦门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郑灵飞则以《厦门市城中村打造“四个社区”——现代化治理工作指引和实践交流》作分享;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吕志奎观察城中村的三个视角,剖析了厦门城中村所呈现出的现状问题。
湖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朱校园分享了湖里区在城中村治理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功经验。他强调,规划设计是城中村治理的关键环节,只有从源头上做好规划,才能实现城中村的长远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湖里区拥有22个城中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涉及47.1万常住人口。朱校园详细说明了湖里区城中村改造的规划与实施策略,强调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优化空间布局,增强内部连通性,并介绍了七大核心工程。为确保改造的可持续发展,湖里区实施了“三提升”计划,即提升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及文体旅商融合品牌。该区创新性地构建了“1+2+N”治理机制,强化核心引领,搭建服务平台,并引入多个参与主体。同时,采用“EPC+O”建设模式,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方式。
在运营模式上,湖里区采用大物业运营模式,通过政府施加压力与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微利可持续的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公共服务方面,提升社区空间安全,科学规划生活配套功能,打造“共享空间”,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品牌发展上,湖里区致力于传承民俗传统,丰富商业业态,培育文化产业,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同时,各城中村将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一村一特色”建设方案,确保保留历史韵味,融入现代生活元素。
此次研讨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厦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厦门城中村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记者 邹玒 文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