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借鉴杭州在人工智能发展、营商环境构建等方面的前沿理念和经验,勇当中国式现代化泉州实践的主力军,近日,鲤城区在浙江大学举办人工智能驱动创新发展专题研讨班,近50名党政干部、重点产业人才代表带着“AI浪潮中古城如何焕新智”的时代叩问,赴杭州集中开展为期6天的异地培训,开启了一场“解码未来”的深度求索之旅。
授课现场。鲤城区委组织部 供图
理论筑基 构建丰富多元的知识体系
为了让学员们全面、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本次研讨班邀请了杭州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科研机构专家、高校学者、人工智能产业人才等,从不同维度为学员们带来一场知识盛宴。
杭州市科委原党组书记、主任(局长)楼健人以《创新生态与城市竞争力》为题,从创业文化、人才生态、创投生态、营商环境、产业生态和创新森林等六个方面浅析杭州“六小龙”出圈背后的原因,系统阐释杭州构建科创策源高地的进阶路径;华智新知人工智能科技研究院负责人、原阿里CIO学院执行院长王峰作《DeepSeek中国技术创新与AI如何使用》专题授课,结合15年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实战经验,从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实践案例等多个维度,分享了AI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为参训学员高效运用大模型技术提供专业指导;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何钦铭围绕《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聚焦“数字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产业发展新机遇”三个角度,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工智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径、挑战与发展……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系统的学习,对AI技术的前沿理论、实践场景、发展趋势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充分认识到“AI不是颠覆,而是赋能”的全新理念,进一步拓宽了思路、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实地观摩 解码杭州样本的创新基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让学员们更直观地感受人工智能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效果,研讨班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实地观摩活动,通过边看边听、边学边思,引导学员解码杭州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深入了解了前沿科技研发与创新平台的运作模式,这里汇聚了众多高端科研人才与先进科研设备,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成果丰硕;走进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来科技城展馆,仿佛置身于未来世界,全面了解未来科技城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科创实践与发展规划;在申昊科技,通过现场观摩机器人的实际操作,深入了解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与实现方式,为鲤城区传统工业企业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现实范例;在阿里巴巴集团,直观感受科技创新在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上的具体呈现,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结合。
实地走访参观。鲤城区委组织部 供图
学以致用 锻造AI赋能的鲤城范式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这场“带着问题学、奔着破题去”的实践,不仅让鲤城的干部触摸到AI技术的时代脉搏,更催生出“古城焕智”的思想碰撞。
鲤城区工信局副局长曹煜炜说:“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的核心在于技术与场景的深度融合,我将立足本职工作,聚焦行业特色场景,推动AI从单点应用向全产业链渗透,助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跃升。”
常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林燕娥表示,杭州在创新生态构建、人才引育和AI应用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基层工作提供了宝贵借鉴,街道可探索‘智能网格员’模式,整合各类数据平台,构建辖区‘民生诉求热力图’,通过算法分析预判居民需求,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福建毫米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亚楠受到启发,他提出,将以“AI+毫米波”技术融合为抓手,在电子对抗、卫星通信等关键领域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军工产品矩阵。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讨班还组建了专项课题组,结合杭州经验和鲤城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此次杭州学习收获颇丰、启发深刻,我们将围绕产业升级、人才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把所学所思所悟所得转化为助推鲤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专项课题组组长、鲤城区商务局副局长王锦锋表示道。
这场始于杭州的“头脑风暴”,正转化为中央创新区建设的澎湃动能,为泉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鲤城智慧。(记者 施远圻 通讯员 许璇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