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城区一角 钟志忠 摄
云度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 陈斌 摄
涵江食品产业园区 陈少希 摄
威诺数控生产车间 陈少希 摄
春潮竞涌,莆田涵江招商版图再落两子!2月14日,温州招商办事处在德濠集团总部挂牌,26日,深圳招商据点落子京鼎集团,两大民营经济高地竖起涵江招商“桥头堡”。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涵江区已密集举办25场招商活动,新增对接7个产业项目、总投资239.5亿元,6个项目签约落地,吸金206.5亿元。
一串跃动的数字背后,是一场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的招商变革。从“驻点招商”到“以商引商”,从“单点突破”到“生态聚变”,从“项目签约”到“全生命周期服务”,涵江招商引资正以“全员锚定链、全域布局网、全程服务链”的创新打法,重塑产业竞争格局。
全员招商:从专业团队到全民动员
3月7日,总投资10亿元的莆田渔港项目签约落地,为涵江港产城旅融合发展再添动能。这个由上海德濠佳科技投资的滨海旅游标杆项目,是涵江“招商奋战年”的首枚硕果,也是全员大招商战略的生动注脚。
“过去招商是一个部门的事,现在是全区上下的共同战役。”在2月20日召开的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总结部署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涵江区向全区党员干部发出动员令。一场全员招商行动迅速铺开——领导干部带头对接项目,普通干部争当“品牌员”,企业家化身“招商大使”,乡贤成为“桥梁纽带”,“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
开年初,涵江区创新构建“双主官领衔+跨区域联动”招商体系,由区委书记、区长挂帅组建专班,南下长三角、粤港澳开展精准对接。在温州、深圳打造产业招商前沿阵地,推动驻外办事处进驻德濠、京鼎等链主企业总部;同步布局粤港澳人才服务网络,设立佛山招才引智联络站及深圳、广州人大代表联络站,搭建起“产业—人才—项目”高效通道。
这种“以商建站、以站引商”的创新模式,让招商网络与产业地图深度耦合。在德濠集团董事陈建静看来:“政企共建招商据点,相当于把涵江的会客厅搬到企业家门口。”
诚意背后是实打实的服务与配套。“我们看中的不是单一政策,而是能快速组建产业生态的协同能力。”德濠佳项目负责人张林介绍,莆田渔港项目依托涵江独特的临港区位优势与创新服务体系,将打造集海鲜品鉴、展示体验、餐饮服务、生态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渔港产业中心和滨海旅游目的地,构建“海洋经济+文旅体验”融合发展模式。
今年2月,在第四届莆田民营经济大会上,涵江区5个由本地企业牵线的项目现场签约;3月5日,涵江区举办侨商民企招商暨“莆田优品”出海对接会,吸引8国侨商及本土企业参与,活动通过“考察+签约+推介”三维推进,促成南美、法国侨团与红太阳、方家铺子签订跨境品牌共建协议,侨商代表表示将发挥资源优势,助力构建跨境生态圈。
当前,涵江着力探索政企协同的招商新范式——民企以商招商释放聚合效应,政府部门同步开启“场景化招商”破局之路。
涵江区工信局推出“舌尖招商+云端展销+精准对接”组合拳:在“北京福建会客厅”涵江周期间,将推出“一县一席菜”美食展活动,从“舌尖诱惑”到“投资磁极”,涵江正用新质生产力思维重构城市招商IP。
“一把手”叩门招商成为常态,企业家变身“城市合伙人”,海外侨商架起“彩虹桥”,涵江全员招商理念正不断取得成果。2025年,全区计划新对接亿元项目36个、30亿元以上项目6个,全力推动循环绿色低碳产业园、华东航空智造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转段落地、建成投产,确保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260亿元以上,奋力打造现代产业强区。
全域招商:从招企业到招产业生态链
眼下,总投资1.16亿元的长城华兴数字化灯塔工厂建设项目、盛汇包装新增模具生产制造生产线、博瑞特易拉盖生产线改造提升等7个项目正紧锣密鼓推进。
这些涵盖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的产业升级项目,与新签约的奇瑞门板生产基地项目、信邦金属制品新能源汽车精密零配件项目、吹塑机模具研发与生产项目等多个亿元级项目形成联动,标志着位于城北工业园的涵江模具产业带迎来全新发展格局。
莆田模具产业园的进阶之路,是涵江聚焦产业生态链招商的缩影。其中,总投资超5亿元的新签约项目直指产业链关键环节:奇瑞门板项目填补轻量化复合材料模具空白,新能源汽车精密零配件产线的真空溅射技术和垂直电镀技术,可满足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耐腐蚀、高导电性零部件的特殊需求。
无独有偶,今年召开的模具产业新春座谈会暨招商引资推介会,明确京鼎、丰捷及长三角(宁波)模具企业组团的投资意向,助力涵江模具产业迈向更高层级的发展台阶。
作为中国工业百强区,涵江以“一区引领、五园并进、链式发展、千亿集群”为路径,推动12条重点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
平台载体的集聚效应为产业链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涵江聚力打造莆田模具产业园、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联东U谷·海峡智造产业谷、莆田德濠智造谷、涵江港等平台载体,共同铸就涵江“招新引强”的战略底气。
位于滨海产业新城的百威雪津的示范带动印证了产业生态链价值。在滨海食品产业园里,以百威雪津为龙头企业,聚集了长城华兴、中粮制罐等上下游企业,形成了纸箱、易拉罐、玻璃瓶、麦芽、集中供热等上下游全产业链。数据显示,该产业园年产值已突破300亿元。
作为涵江探索“工业上楼”模式的示范园区,总投资38亿元的德濠智造谷项目凭借“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生态与上下游垂直产业链集群招商的优势与特色,自去年11月开工以来已与15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这座新崛起的产业新地标背后,是涵江政企携手以链式思维重构招商逻辑的生动实践。
以商为媒,聚商成链。涵江区正深入推进“聚力招大联新引强、支持开展资本招商”等招商引资若干措施,全力打造体制机制优、产业发展优、要素配置优、园区形象优、改革成效优的“五优”开发区。
“招商大战本质是生态之争。”莆田市政协副主席、涵江区委书记连向红表示,涵江正以产业链思维绘制招商图谱,用新质生产力重塑产业形态,靠制度创新培育营商沃土。
全程护航:从项目签约到全生命周期服务
70天完成从签约到动工,德濠智造谷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的事迹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时,总投资4000万元的兆泽(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基础配套建设项目从项目申报到获批仅用3天,再次印证了涵江营商环境的含金量。
“便捷的交通网、良好的产业链生态以及专班服务,让我们敢把产线布局涵江。”兆泽(福建)食品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罗发华介绍,新投用的兆泽高端食材生产线将发力鲍鱼、即食花胶、佛跳墙等现代化精深加工链条,规划年产值5亿元。数据显示,今年涵江全区3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超200亿元,项目平均审批时限压缩68%,“五优”开发区建设跑出加速度。
3月5日,福建长城华兴玻璃公司董事长从区领导手中接过不动产权证书时感慨道:“这张证书解开了困扰企业多年的结,释放出3000万元融资空间。”
“根据《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试行)》,我们集中发改、住建等多部门协调长城华兴玻璃、雪津、冠盖厂房等企业因用地、规划、建设、消防等手续问题不能正常办理不动产登记的历史遗留问题。”涵江区工信局运行股和负责鞋服产业链工作人员林巧云介绍,今年初,区政府启动“助企绿色通道”,成立工作专班,通过“一企一策”精准帮扶等措施,高效推进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工作。
“只要企业有想法,我们就去想办法!”在涵江,这句承诺正转化为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从“多次跑”到“一网通办”,从“提前介入指导”到“保姆式专班服务”,涵江区以营商环境“软实力”护航项目“硬落地”。
近年来,涵江区聚焦企业全周期需求,构建“市场+服务+金融”立体赋能体系。市场端,跨境电商交流、“莆田好鞋”出海推介与电商培训三措并举,打通品牌出海通道;服务端,推行“清单+专班”机制,全年破解产业链问题300余项,闭环解决企业诉求24件;金融端,创新“输血”组合拳,为150家次企业提供6.53亿元担保贷款,发放中小微专项贷1.51亿元,技改融资与贴息政策释放2.13亿元,专精特新企业获定向信贷0.5亿元,累计争取补助超3900万元。
三维协同驱动下,民营招商质效显著提升,“五优”开发区服务能级实现跨越式突破。
“阿杰,我的个税App无法添加亲属信息,能否帮忙?”3月5日清晨,福建华佳彩台籍副经理李汪哲的求助,触发涵江人才服务“24小时响应链”——人才专员当日代办完成个税申报,更主动发现企业另两位台籍人才同类问题,次日再度上门解忧。
打造一站式青年创业生态圈,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开办1+X”登记模式……从“一人之困”到“群体破题”,折射出涵江“关键小事即发展大事”的人才IP招商生态。数据显示,2024年全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增长37%,其中电子信息、食品创新领域人才占63%,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的乘数效应加速显现。
如今,从“项目极速”到“人才温度”,从“数据跑腿”到“制度破冰”,涵江正以全周期服务链激活新动能,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林亦霞 曾健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