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省宁德福安市街尾路与中兴西路红绿灯五岔路口,增设的交通信号灯有序调控着车流,清晰的交通标志、标线一目了然,延伸的隔离护栏有效减少了视野盲区,整个路口交通井然有序。
“以前这里特别乱,经常发生事故,经过改造后安全多了,出行也更放心。”家住附近的居民李大爷如是说。据悉,该路口由于形状不规则、交通流量大且机非混合通行,再加上主干道四方向红绿灯无法满足通行需求,曾是事故高发地。改造完成后,该路口近半年的事故量同比下降了66.67%,安全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宁德市道安办检查组赴福鼎开展检查指导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供图
如此显著的变化,得益于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自2023年12月起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的“削峰行动”。该行动以精准摸排交通事故警情“高峰”重点区域为目标,全面排查交通安全隐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削减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行动开展过程中,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研究制定并传发了《全市“削峰行动”实施方案》,成立由支队长施卫东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同时,组织专家组多次前往事故多发点段实地踏勘、指导,推动各地成立工作专班,明确任务、责任和进度,确保行动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福安市G104京岚线(赛岐高速收费站至赛岐大桥路段)整改前。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供图
全面排筛警情,从源头查找事故原因是“削峰行动”的关键环节。为此,宁德市交警部门充分利用智能警务平台、110报警服务平台等渠道,以每三个月为一个周期,全面排筛警情。截至目前,四期“削峰行动”共筛查警情10万余条,精准摸排出61处事故多发“危险路段”。
在此基础上,宁德市各地通过对交通事故警情的分类归纳,总结各路段事故多发原因,并采取靶向精准治理策略,综合警情原因分析、现场踏勘结果以及专家意见,根据不同点段的实际特性制定个性化的治理计划,并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以“三必上”“四必上”“五必上”等措施进行改造升级。在该机制推动下,各地改造升级成果显著。除福安市外,福鼎市城东南路与桐山大桥交叉路口经改造后,交通警情由2023年的328起锐减至2024年的86起,通行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福安市G104京岚线(赛岐高速收费站至赛岐大桥路段)整改后。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供图
此外,为确保整改成果的长效性,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还组织全面深入的“回头看”评估机制,对已全部整改到位并通过验收的61处道路隐患开展多维度的“再监督”工作,有效遏制了事故警情高发势头。同时,总结提炼出4个治理精品事例,推动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治理模式,固化长效机制。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4年,宁德全市一般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事故起数同比2023年下降1.24%;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1.11%;受伤人数同比下降14.06%;财产损失金额同比下降14.23%。
宁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宁德交警将持续推进“削峰行动”,按照警情排查、确定原因、靶向治理、评估总结、固化提升的步骤,动态完成交通事故警情高发路段治理,不断提升全市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水平,为市民创造更加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章芳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