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片区新安装的智慧多功能杆。
昨日,记者在改造后的湖滨片区看到,道路两边有近百根智慧多功能杆,从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特别,但实际上,新的多功能杆融合照明、监控等多种功能。通过“多杆合一”,实现道路上各类杆件、机箱、配套管线、电力和监控设施等集约化整合,净化了道路空间,提升了市容市貌,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
近日,厦门发布《智慧多功能杆建设技术标准图集》,为智慧多功能杆建设提供了技术指导,使之更规范。
据介绍,《智慧多功能杆建设技术标准图集》是福建省首部智慧多功能杆技术图集,不仅结合厦门地理气候特征,总结建设经验,制定多种类型的智慧多功能杆标准样式图,而且详细说明了不同类型智慧多功能杆的杆高、挂载设备、材质等。通过不同尺寸的卡槽,各类设备可以快速挂载及检修,降低了管理维护难度,减少基础设施建设重复投入,释放出更多的城市空间。
厦门市市政工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智慧多功能杆的设立不仅要满足挂载道路照明设施、交通辅助设施的需求,更要提前谋划数字基建、智慧城市的发展需求,考虑远期5G微基站、环境监测、智慧屏等挂载设备的安装空间。
设施提升的同时也需要精细化养护。近期,厦门还发布了《城市道路照明养护技术导则》,通过制定照明设施运维标准及操作流程,规范养护技术要求,强化定期巡检及数据管理,提高运维团队在养护照明设施方面的质量,进而提升故障处理率和道路照明灯具的亮灯率,为城市夜间照明提供有力保障。(文/图 记者 朱惠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