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12条生产线已全部投入使用,可以保证每天100至120吨的生产加工发货……”7月21日,在老区苏区建宁县,拥有全球先进生产线的先正达集团中国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正在繁忙运转。
近年来,建宁县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以建宁“五子”、文旅、红色研学为纽带,因地制宜实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跨村联建”“跨企共建”党建模式,推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聚企成“链”,凝聚发展合力
本月初,建宁县种业产业链党委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成为建宁县服务企业、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红色阵地。
激活“链”上资源,以“链主”带动“成链”。针对种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难、同步难、配套难等现象,建宁县试点推行“跨企共建”,以先正达集团为“龙头”,串联全县32家种业企业,吸纳金融、人才办、农业农村等12家党建共建单位,定期组织开展轮值活动,解决生产技术升级等方面问题60余项。
聚企成“链”,融合发展。不久前,产业链上华谷高科与天力种业两家企业借助党建联建成功“结对”,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双方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促成了省级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成功申报。
“产业链党委以‘联’促‘链’,实现‘党建链’和‘产业链’的双向奔赴。”建宁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副主任何方刚介绍,当前,产业链党委正在加速推进组织融合、资源整合、人才聚合,发挥“链主”党组织协调优势、“链上”机关单位党组织服务优势,有效链接近百家上下游企业,成功合作选育文两优香丝等杂 交水稻新品种19个,2家本地种业企业获得省级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官常村种植灵芝
聚“链”成势,推进抱团发展
炎炎夏日,坐落在群山之间的官常村松青竹翠,在郁郁苍苍的竹林之下,一棒棒褐色的灵芝整整齐齐地冒出来。“大约一个月后,这些‘宝贝’就能有收成啦。‘靠山吃山’,不仅要有新吃法,还要带着大家一起共同致富。”这是官常村党支部书记揭福球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
从“先富”带动“共富”。官常村是典型的高山村,产业少而散、山林失管、土地抛荒,面对这样的困境,党支部发动村内5名党员先行先试种植高山茭白、竹荪、养殖鲟鱼等积累经验,取得初步效益后,吸纳39户村民投资入股合作社,5年内仅灵芝种植收益可达40万元。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官常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做法吸引了周边村庄的注意,“我们按照产业相近、资源相通的原则,将官常村和周边的洋坑、台田等四个村串联起来成立高山村联村党总支,既解决了产业发展的规模限制,又打通了技术交流壁垒。”均口镇党委组织委员牛晓田高兴地说。
目前,高山村联村党总支正在积极申报高山稻花鱼、高山鲟鱼、高山优质稻等产业注册商标,推进高山村的特色产业走出大山,走出一条携手共富的新路子。(通讯员 黄春枝 宁雪莲 文/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