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展厅龙溪轴承展示墙展出的轴承、轴套。杜正蓝 摄
小朋友在智能生活展厅和机器人玩魔方。蔡小悦 摄
小朋友体验鹰击长空模拟器项目。蔡小悦 摄
如何实现360度骑行?钉床为什么不会让人感到疼痛?电磁大舞台是怎么“唱歌”的?……日前,漳州科技馆新馆开馆,恰逢寒假,吸引了众多大朋友和小朋友前往探寻“科技之光”,在馆内寻找心中的“十万个为什么”。
新馆总建筑面积21790.4平方米,展厅面积11000平方米,有268项展项500余件展品,展品互动性达90%以上,属于省内外规模较大且极具特色的科技馆。围绕科学探索、科技探新主题脉络,新馆设有儿童乐园、基础科学、大国重器、智能生活、人体科学、公共安全、宇宙天文、户外科普广场、片仔癀等9个主题展厅,以及天文台、创客空间、特效影院、科普大讲堂和2个临时展厅。
值得一提的是,新馆汇聚多项省内外“之首”“之最”的特色展品,同时展出多个来自漳州本土的重大技术产品与重大产业项目,这些展品微缩了漳州高质量发展的代表元素,展现出浓浓科技范。同时,镶嵌克拉克瓷的克莱因瓶、水仙花造型的声聚焦、九龙迷宫、小球圆滚滚等展项更融入了漳州地方文化特色,让科技真正做到源于生活、服务生活。
展品引人入胜
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十米高的巨大灯塔造型圆柱体,正在播放航天飞船升空画面,视觉效果震撼,被称为馆中的“科技之光”。该展品以漳州灯塔为原型设计,是国内首创圆柱形360度LED裸眼3D,也国内最大的笼式显示屏,由漳州太龙电子生产。
跟随兴奋雀跃的人群,记者来到基础科学展厅。入口处是一座被铁丝网围绕的电磁大舞台,这是省内最大的电磁大舞台。先是“沿面放电”出场,随着两极电压不断升高,放电现象越来越明显,紫蓝色电弧布满玻璃管,“雅各布天梯电弧”在攀缘的过程中产生噼啪的放电声,接着是特斯拉线圈演奏音乐《歌唱祖国》。
“奇妙的是,这些乐声不是音响设备播放的,而是由高压电流击穿空气产生的。”讲解员向观众介绍,这些声音随着装置内的LC谐振电路调解脉冲频率不断变化,从而形成高低起伏的美妙乐声。
“神奇的知识又增加了!”初中生李征雨酷爱物理实验,这已是他第三次观看电磁表演。在他看来,是实验激发了他对物理学科的兴趣,而科技馆更像是“课外教师”,让他对科学知识产生了更多好奇心。
“在家玩不如到馆玩。”漳州科技馆的XD特效影院,是省内首家对外开放的特效影院。坐上XD座椅,进入互动射击游戏剧情,在“深海”或是“山谷”,身临其境体验电闪雷鸣、狂风烟雾等多种特技效果,开启一场虚幻仿真、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
一阵曼妙的钢琴声传来,走进智能生活展厅,一个人形钢琴机器人端坐着,双手移动下,每个指关节灵活地弹奏。“这是通过机械和电气的精密结合,加上自动控制系统,形成一个高效运行的整体系统。因此向机器人导入编配好的曲谱,便能完成弹奏。目前市面上弹琴机器人展品多数在琴键下做气动缸体,机器人手部手指不可移动。”讲解员介绍道。
镇馆之宝,当属科技馆顶层的天文望远镜。“这台600毫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是目前福建省内口径最大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在国内天文科普领域也是一流。”据工作人员介绍,漳州的观星条件较好,夜间可用它清晰地观测到月球表面,还能观测到太阳系内行星和遥远的系外星云等,这些都将作为宝贵的天文资料。
在“漳州星空”展项中,展示了星空观测条件相对优越的漳州观测到的流星雨、日环食、月全食等现象,以及二十八星宿这蕴含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星空。
展现本土自信
“总算看到‘福建舰’了,真酷!”“飞上月球的龙溪轴承竟是made in Zhangzhou。”“原来无人机也有这么多规格和型号,低空经济可以观光旅游、航空物流,还能农业喷洒、应急救援,用途真广!”在大国重器展厅,展出99A坦克、北斗导航系统、导弹大观、盾构机、奋斗号载人潜艇等展品,市民纷纷与“大家伙”合影,也有不少市民借此机会“补课”。
转动把手,让扫描框对准航母甲板上的标识,福建舰模型上的航母电磁弹射器随之演示起航。扫描框显示,该弹射器更平稳、更快捷、更节能地发射飞机,能适应不同重量和类型的飞机,包括无人机和预警机。
“老伴是个军事迷,特别关注国防实力。听说新馆展出的武器装备和科技成果,立马预约。”于阿姨逛了半天展厅,感到十分振奋,直言要带上孙子再来几次。
大国重器并非遥不可及,许多重大产业项目就在我们身边。
移步带有漳州产业特色的展区,一幅“炼化一体化产业流程图”格外醒目,通过灯光线路展示了古雷石化炼化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走向。从原油输入开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加工过程,如蒸馏、裂解、重整等,生产出各种石油产品。流程图的下方是石油的终端产品,如聚乙烯、聚丙烯等常见塑料制成的潜水面罩、鞋服等,参观者既能直观地理解整个炼化过程,又能了解石化行业在生活中的运用。
旁边的“华龙一号”展项微缩了位于漳州市云霄县的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显示屏对核反应堆、核废水处理和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进行讲解:“饱和的蒸汽热能进入汽轮机,驱动汽轮机高速旋转,热能变成了机械能,机械能带动发电机运转,核燃料释放的热能在此转化为电能,流入千家万户。”
“原来‘华龙一号’的核能是这样转为电能的!”一旁的大学生看得入迷,为家乡拥有这样的“国之重器”感到骄傲和自豪。
“向公众普及国家重大技术、重大产业项目及其重要性,从而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增进对现代科技产业的认知水平。”漳州科技馆负责人说,普及本土新质生产力和产业架构等知识,增加公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以及本土产业的兴趣,这或许会引导他们未来投身相关领域,为家乡产业发展储备人才。
互动性超九成
到一座科技馆参观,既要关注它有什么可看可学,又要看好不好玩。通过“好玩”的外在形式,实现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内在目标。
“好看又好玩”是对漳州科技馆新馆最多的评价。在展出的500余件展品中,互动性达90%以上。在返回舱、鹰击长空、反重力交通(飞船)等体验感较强的展项前,总是排着长队。
探索从疑问开始。科技馆把知识点藏在互动环节,通过一问一实物互动来揭秘科学原理。例如在小球旅行记展项,由车轮机构、提升下降机构、机械手机构、连杆提升机构、旋转机构、转轮机构、二进制、齿轮提升机构、分色机构、翻转链条机构几组组件组合而成,青少年通过与机械组件互动,将小球从起点运送到终点,从中了解不同机械机构的特点和传动原理。
在人体科学展厅的“人体剧场”通过高清晰度屏幕、投影技术和声音效果,展示人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原来我的肚子里有这么多东西。”“我的小肠大肠居然是这样工作的。”几个小朋友咯咯地笑着。
互动感最强的应是智能生活展厅,展示当前机器人在工业、医疗、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畅想未来科技发展。与机器人下棋、投篮、作画、玩魔方、高速分拣……机器人的气动结构设计和高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了人类生活的便利性。
市民李闻女士带着孩子坐进C919模拟驾驶航空器,沉浸式体验各类低空飞行活动。驾驶舱内布满电子设备和液晶显示屏,“机长”通过手柄、操纵杆控制飞行模拟系统软件,模拟飞机的启动、起飞、爬升、飞行、着陆等操作。“这感觉好像在开真的飞机!”李闻说。
创客空间中探客工坊和虚拟实验室的公益课程也不时吸引着参观的家长和青少年,通过不同难度的实验课程和科学手工,动手体验感受丰富的科学知识。太空实验室则是还原沉浸式的科学空间体验。
翻车有多么危险?我们开车应该注意什么?想必许多人又怕又好奇。“当车辆翻转至180度时,头脑发胀,喘不过气,迫切想逃生。”在公共安全展厅,许多市民赶来体验一次360度的翻车。“缓慢模拟翻车都这么可怕,开车一定要注意安全。”展厅内,还有地震、火灾、泥石流等灾害的模拟体验,让群众身临其境感受灾害带来的危害,普及不同情况下的逃生办法。
“互动体验、寓教于乐是科技馆的最大特点。”漳州科技馆负责人表示,之后还将丰富课程培训、科普讲座、科普表演秀、科普剧等不同形式,不断拓展科普空间、盘活科普资源,建设好漳州市科普主阵地。(记者 杜正蓝 通讯员 高少苹 孙煜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