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福建1月23日电 近日,第一期“坊巷侨荟”——红砖建筑里的华侨故事分享交流会在福建华侨主题馆举办。福建省侨联副主席齐志出席并讲话。省委统战部、省文物局、福州市名城委等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省、市侨联和直属团体会员代表,省内高校专家学者参加。
齐志指出,红砖建筑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着深厚的华侨文化和家族记忆,是融合了侨、台元素的“根”文化,它不仅仅是海外游子心系故土的最好诠释,还是两岸同胞家园情怀的具象符号,更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人心工程。齐志表示,近年来,福建加快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合力保护闽南红砖建筑文化遗产已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当前,闽南红砖建筑已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泉州市出台《泉州市华侨历史遗存保护条例》,省、市侨联也积极探讨筹备《红砖建筑里的华侨故事》入岛展览,加强华侨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利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齐志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智慧、在沟通中凝聚共识,共同为推动闽南红砖建筑申遗,加快两岸融合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华侨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林晔琳,是“过番砖语”——闽南华侨民居影像展策展人,年少时在古厝生活的经历,让她对红砖建筑背后的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希望借助摄影这一国际性通用语言,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呈现闽南红砖建筑蕴含的深刻内涵,引导更多人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与会嘉宾参观“过番砖语”——闽南华侨民居影像展
会上,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巍巍作了“红砖建筑与侨台关系”主题分享。他通过大量田野调查和丰富的图像资料,对闽南红砖建筑与侨台关联性作了详实分析和阐述,为今后挖掘红砖建筑里的华侨历史、华侨故事,传承红砖建筑中侨的文化内涵,促进闽台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发。
省文物局文保处副处长王启刚介绍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和闽台红砖建筑申遗情况。他表示,闽南红砖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建筑文化内涵,寄托着华侨乡愁,希望密切各方合作,共同推动闽南红砖建筑申遗早日成功。
“坊巷侨荟”——红砖建筑里的华侨故事分享交流会现场
长期致力于闽南华侨民居研究的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文博馆员梁春光,现场分享了华侨民居里鲜活的人物和故事,以及自己勘探走访华侨民居过程中的趣闻趣事。他说,“每一座红砖建筑里,都有着华侨华人难忘的故事,留待我们去挖掘、去铭记。”他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华侨民居研究和保护工作,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与会的专家学者,也结合各自工作经历,分别围绕侨乡文化的深度开发、古厝保护与活化利用、红砖建筑展览的表现形式和文创开发等内容展开深度的研讨与交流。
据悉,省侨联高度重视华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自2024年以来,深入挖掘红砖建筑里的华侨故事,并把这一主题作为探索研究侨联系统参与和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2025年,省侨联进一步活化利用福建华侨主题馆,打造“坊巷侨荟”品牌,使之成为营造华侨人文交流创建的一个新平台。(文/图:福建省侨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