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执法人员检查华润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气瓶充装人员有无按规范要求进行气瓶充装前后的安全检查。
思明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承接年夜饭的餐饮企业加强检查。(思明区市场监管局 供图)
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大型商超、批发市场、团餐接待单位为重点,通过发放《食品安全责任温馨提醒》,加强食品经营者节前检查与指导。
执法人员严格检查商户销售的水产品。
春节将至,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节日消费环境,连日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食品、价格、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在全市组织开展节前安全专项检查,全力排查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织牢织密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网”,保障市民游客欢度佳节。
强化市场巡查 严防“螃蟹绑大草”回潮
临近春节,水产品消费高峰到来。20日下午,湖里市场监管部门对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开展突击检查。执法人员重点查看了市场内商户的水产品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等台账记录,同时严防“螃蟹绑大草”等海鲜过度捆绑的行为回潮。
在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冰鲜区,执法人员随机抽查了“郑龙凤水产品店”和“鲜之源水产产销专业合作社”两家商户。现场检查显示,两家商户均证照齐全,在用的计量器具均在检定有效期内,待售的鲈鱼、大黄鱼等冰鲜也均能提供进货票据和检验报告,并按要求在“一品一码”追溯系统上传了相关票证信息。其中,郑龙凤水产品店在售的黄翅鱼,原先未上传“一品一码”信息,经执法人员现场提醒,商户及时上传了相关信息。
在螃蟹交易区,执法人员抽查了林福金水产店等商户,发现待售的膏蟹都是“轻装上阵”,捆扎绳重量控制在螃蟹自重5%的合理范围内。但现场也发现部分膏蟹未明码标价,执法人员当场要求商家立即整改,完善螃蟹的价格标签。
当日的检查中,湖里区市场监管局还安排食品安全快检车,在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抽检了24批次水产品,快检恩诺沙星、孔雀石绿、呋喃唑酮、呋喃妥因等项目,检测结果均合格。
在思明区夏商莲花农贸市场,市场监管部门日前也组织开展了节前市场秩序专项检查行动,督促农贸市场内的商贩诚信经营,杜绝短斤少两、螃蟹绑大草等违法违规行为,并组织开展了电子计价秤的强制检定,确保春节期间市场的秩序规范有序,安全稳定。
全力稳“价”护航 规范价格行为
“经营者应当每日更新价格、明确标价,确保价目齐全、标价真实、货签对位、标示醒目。”在集美区,市场监管部门近日组织开展节前价格监管工作。执法人员走街串巷,通过面对面宣传教育的方式,向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广泛发放《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宣传普及《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示经营者严格遵守公平、合法、诚实守信的原则,切实落实明码标价制度,要求不得标示“时价”“面议”等模糊用语。
在做好宣传的同时,执法人员也对海鲜餐饮及销售场所的价格标注、计价单位标注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针对部分商家使用“时价”“面议”等模糊用语以及不规范标价的行为,执法人员当场责令整改,督促指导经营者进行整改。
检查年夜饭餐厅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的年夜饭,市场监管部门近期对辖区内承接年夜饭的餐饮企业加强检查,并制作、发放了《食品安全责任温馨提醒》,要求年夜饭、尾牙宴、旅游团餐接待单位严格管控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用水卫生、留样管理等关键环节,切勿超负荷、超能力、超许可范围经营;注意从业人员卫生健康,严防带病上岗;规范加工制作,防止交叉污染;落实好消毒制度,确保餐饮具卫生安全;倡导使用公勺公筷,落实“光盘行动”,避免餐饮浪费。
厦门京闽中心酒店是厦门比较老牌的一家酒店,目前年夜饭的预订量达到98%,20个包厢全部被订走了。在这家酒店后厨,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操作台上有两种不同款式的菜刀,于是提醒商家做好区分标识,避免交叉感染,并对后厨的食品仓库规范存放作了指导。
在厦门市荣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海上江南餐厅,执法人员检查发现,海鲜池价格公示牌中有部分海鲜标价未明示是否包含加工费,提醒商家加以调整完善。
强化隐患排查 让游客玩得更舒心
针对节假日期间旅游、出行人流密集等特点,市场监管部门近期聚焦鼓浪屿、曾厝垵、八市、中山路等重点旅游区域,以旅游购物店、帆船游艇票务销售点、景区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以及旅游景区及周边的餐饮场所、特产食品店等涉旅经营主体为重点监管对象,组织执法人员对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强制消费、食品安全隐患等游客反映突出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深入排查。同时,会同文旅、交通、公安等多单位开展联合检查,重点检查旅游购物店、珍珠店、海鲜排档等,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在湖里区,市场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各主要旅游购物场所进行了全覆盖检查,通过对商户售后服务记录的抽查,督促商家真正落实“30天无理由退货”承诺。为更好地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湖里区市场监管局还专门设立了高效快速的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并鼓励商家自行设立投诉处理小组,以便第一时间对消费者的投诉作出回应,提升游客的消费满意度和信任度。
为保障春节长假期间厦门市各景区景点大型游乐设施、观光车和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市市场监管局近日组织开展了节前安全督导检查,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认真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在思明区,鹭江市场监管所的执法人员对钟鼓山客运索道运营情况进行了检查,督促运营单位从严从实从细落实安全管理各项防范措施,切实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在湖里区,殿前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日前对辖区民生保障重点单位——华润液化石油气充装站进行了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据了解,华润液化石油气充装站是专门从事液化石油气装卸、存储、灌装、调配的单位,承担厦门市液化石油气气源应急储备和厦门华润燃气公司瓶装气灌装供应任务,服务范围覆盖全市9万多户居民,每日充气量约40吨,充装气瓶近2800瓶。执法人员仔细检查了充装站在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等方面的规定落实情况,以及气瓶充装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有无按规范要求进行气瓶充装前后的安全检查,充装后的瓶体有没有规范标注,消防器材等应急设施能否正常运转等,并重点检查了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以确保设备在运行中的安全性。
同步
市市场信息与投诉举报事务中心昨揭牌成立
市消保委同步“改版”升级
本报讯(记者 陈泥 通讯员 吴静婍 陈雪松)昨日上午,厦门市市场信息与投诉举报事务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同时加挂“厦门市广告监测中心”“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处”两块牌子,将更加充分运用和发挥职能作用,强化社会共治,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支撑能力。
抽调骨干力量 壮大消保工作队伍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升,对打造放心消费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整合市场监管系统消费维权领域力量,更好发挥消保委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功能,推进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机制,有效减轻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化解消费纠纷矛盾的压力,在市委编办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内部统筹调剂,成立厦门市市场信息与投诉举报事务中心,加挂“厦门市广告监测中心”“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处”牌子,划入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信息化建设相关职责,并从基层抽调骨干力量充实壮大队伍。
据介绍,厦门市市场信息与投诉举报事务中心下设综合科、投诉处置科、消费指导科、广告监测科、广告事务处置科和信息技术科,将承担广告内容发布情况的跟踪监测、统计分析、预警警示,举报投诉受理;市场监管投诉举报和消费指导以及企业档案、信息技术处理、信息化项目建设、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性、辅助性和事务性工作;承担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处日常工作。
完善体制机制 提升消保工作水平
随着厦门市市场信息与投诉举报事务中心挂牌和消保委秘书处成立,厦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市消保委”)也迎来了全新的“改版”升级。
据介绍,升级后的市消保委将更加充分地履行消法和消法实施条例赋予的法定职能,受理投诉、咨询服务,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参与行政监督检查,聚焦消费维权诉求高发的领域和企业,提高消费矛盾纠纷化解率,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发挥好消保委作为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平台作用,积极搭建全社会参与的平台,团结更多社会力量投身消费维权工作;完善消费维权律师团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消费维权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开展企业合规培训,引导企业诚信经营;进一步打造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其“调解员”“监督员”“宣传员”作用,构建消费维权领域社会共治新格局。
据悉,下一步,市消保委将紧紧盯住广大市民群众、消费者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敏感点等问题,加强分析研究,积极主动出击,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加大力度打击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和行为,维护广大市民群众的正当合法权益。
“中心的成立是厦门市场监管系统在事业单位机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举措,是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具体措施。”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许国华在揭牌仪式上表示。近期,市市场监管局研究制定了消费维权工作规范,进一步完善了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接下来还将加强全系统消保工作业务培训,推进投诉分级处置、疑难协调会商和消费监督等工作,全方位提高消费维权工作质效, 推动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消费满意度水平。
持续开拓创新 探索消费维权新机制
此次揭牌成立厦门市市场信息与投诉举报事务中心,也是厦门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拓创新、积极作为,探索消费维权领域新措施或机制的一个缩影。据了解,2024年厦门市场监管部门实施放心消费行动,首批推介100家“放心消费承诺单位”;推动995家实体店承诺“线下无理由退货”,同比增长25.79%;12315系统受理投诉举报21.3万件,投诉调解成功率逐年提升;232家ODR企业直接解决消费纠纷3.85万件,挽回经济损失2124.5万元,在线源头化解率从55.25%提升至62.31%。
市市场监管局还从各区消费特点出发,强化合同监管,制定消费领域示范文本10份,为婚庆、装修等多个民生高度关注的行业“立规矩”“治未病”。同时,各区积极探索消费维权新机制,同安区局构建消费环境协同治理中心,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省委领导肯定;思明区局指导发布全省首个住宿服务类退订纠纷处置规则,投诉量明显下降。(记者 陈泥 通讯员 陈雪松 陈琼英 黄诗琪 钟雅祯 陈燕杰 吴静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