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福建12月25日电 12月21日至22日,翔业集团在佰翔五通酒店召开投资并购策略研讨会,围绕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的投资并购方向,邀请外部机构进行深度研讨。厦门市国资委资本运营处处长罗道浚、副处长叶展到会指导,来自国泰君安、普华永道、德勤、鼎一投资、吉利资本、沃衍资本、临芯投资的20余位行业翘楚参与交流。翔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苏玉荣主持会议。
翔业集团与7家机构分别举行座谈,开展深层次互动。各家机构分享了在各自领域的洞察与见解,咨询机构对经典投资并购案例的战略思维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业务布局提出建议;券商机构对国资平台资本运作与并购重组的市场趋势和实操进行解读;基金管理机构分享了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政策动态的观点,以及对投资布局困境资产、工业科技、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行业的洞见。
秦磊
国泰君安证券 新能源行业部行政负责人秦磊:
近年来,国有企业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整合上下游优质资源和高端生产要素,延伸和优化产业链,实现产业协同、优势互补。
吴宁
普华永道 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执行总监吴宁:
新兴业务布局需要把握战略价值、市场机会、商业模式、支撑能力、风险识别五大核心要素,建立评估框架。
姜文涛
德勤 区域经济咨询副总监姜文涛:
在投资并购方向上,国企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大方向,关注有利于国计民生、良性发展的行业。我国临空经济发展已从单一跑道经济,迈向多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阶段,临空产业呈现多圈层特点。
郑华玲
鼎一投资 董事长郑华玲:
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叠加经济自身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使得部分原本资质较好的企业遭遇经营挑战、进而陷入阶段性困境;随着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回归常态,疫情期间的扶持性政策逐步退出,困境资产或将进一步显现,带来可持续性的投资机会。
成勇
沃衍资本 创始合伙人成勇:
经济寒冬下,一级市场仍存在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关键是发掘以科技创新驱动商业化成功的优秀企业。国企投资宜通过配置VC基金布局早期项目和前沿技术,跟踪筛选合适标的,在企业PE和并购阶段参与直投放大投资。对于国企并购,建议战略先行,寻找自身比较优势,可关注有一定技术含量、资本密集型的领域,联合战略合作方共同投资,尤其需要重视公司治理结构设计。
曹项
吉利资本 总经理曹项:
国企在并购方向上,可考虑经营管理稳健、主营业务明确、收入利润清晰,但遇到了发展瓶颈、需要进行业务转型或者全新增长动力的标的,并联合行业内的产业链主进行并购,导入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与技术团队,结合产业链主的业务资源注入,保证项目并购后可以重回增长轨迹。
宋延延
临芯投资 创始合伙人宋延延:
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国际产业链重构,建立长期的硬科技实力既是主动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没有退路。未来全球一定是经济、科技、军事、金融综合实力的竞争。硬科技实力的建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苏玉荣指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市委市政府赋予翔业集团的定位。通过投资并购手段来优化和调整国有资本布局,是集团响应市委市政府赋予功能定位的使命与责任。召开此次投资并购策略研讨会,旨在深入研判、明晰实现三大目标的路径:
一是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市委市政府“4+4+6”现代化产业体系规划,在助力厦门市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上体现更大的国企担当;
二是做近谋远,提前布局应对福厦机场建设投用后的经营压力,通过发掘优质投资机会、做大投资收益来提高集团的财务表现;
三是切实推进“产业培育工程”,以投资并购为手段,培育新的利润增长极和第二发展曲线,优化集团现有产业集中于服务业、利润贡献一业独大的格局,对冲现有产业同频共振效应过于明显的风险。
本次研讨会是一次新的起点,在厦门市国资委的指导下,集团同与会机构代表进行开放积极、富有成效的互动研讨。在投资并购具体的方向、路径、手段上,集团希望与各专业机构持续建立长期的沟通和合作渠道。
翔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汪晓林,翔业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邱怀东,翔业集团法务总监、翔业创投总经理蒋中祥,翔业集团投资部、战略部,翔业创投公司现场参加会议。(文/图:翔业集团)